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

換皮頭DIY

撞球桿最常碰到的維修問題,就是換皮頭,因為皮頭是消耗品,也最能影響擊球時的手感和母球的走向。之前接到很多網路定購的客人來電詢問,如何自己更換皮頭,電話裡實在說不清楚,今天剛好有空,就來個詳細的圖文說明,照著做,換皮頭就可以自己來了。
工具介紹:
我們店裡幫客人換皮頭,有專門的工具,不過一台要好幾萬,個人應該是用不著。這裡只介紹最簡單的,幾乎不用額外花錢買。

第一項必備的,是一瓶好的膠水,不定要用所謂的皮頭專用膠,但強度愈強愈好,像是圖中的工業用快乾、罐裝的藍寶樹脂(屬於強力膠的一種)都是不錯的選擇,但是像文具行裡賣的小瓶的快乾膠、牙膏管裝的強力膠,或其他的白膠、保麗龍膠等就不適用。












其次,是一片全新的美工刀片。因為將用來切削皮頭,舊刀片會讓你很痛苦。
















第三,是一小張水砂紙,200號到600號之間均可。

















最後,是一枝銼刀,五金行有賣,一枝約100元以內,鋸齒粗一些的比較好用。


















施工程序:
一、拔掉舊的皮頭。
皮頭磨損到一個程度就要換掉,以免再來傷及先角。一般而言,皮頭的厚度不要少於0.3分分會比較理想。有時皮頭還很厚,但因為球桿長期未使用,造成皮頭硬化或受潮軟化,也可以直接換掉。
一般來說,用個尖嘴鉗就可以拔掉皮頭,如果不行,用刀片切除也可以。只要小心不傷到先角就行了。
二、整平先角

拔掉舊的皮頭後,先角上常會殘留一些膠或皮頭殘屑。(如左圖)
你可以像我的做法,將美工刀片垂直架在先角上,以旋轉的方式,把殘留的物質刮乾淨。
最後檢查一下刀片和先角之間是否還留有縫隙,以確定先角和皮頭的接面已完全水平。
三、準備新的皮頭
很多朋友問到,應該用哪一種硬度比較好。一般的說法是軟的皮頭比較好下塞或拉桿。我的看法有些不一樣,皮頭吃塞與否,是決定在皮頭的磨擦係數,有些皮頭會在最短時間內就「咬」住球,讓母球快速旋轉,有的皮頭反應速度較慢,母球會先被彈出去,再開始旋轉,造成下塞時必須做更多修正。
上述這些,和皮頭的硬度關係不大,反而和皮頭的「品牌」比較有關係。皮頭硬度影響最明顯的,其實是擊球的感覺,以及球被擊出的速度。個人的經驗,硬皮頭打起來比較爽,但是軟一點的皮頭卻能降低滑桿的風險。對於皮頭沒有特殊偏好的客人,我通常建議中間的硬度,品牌則是以200至400元間的多層皮頭(一般多為12-14層)為主。
在黏皮頭之前,要注意多層皮頭是有方向性的,通常「沒有」印商標的那面用來上膠,有的皮頭像Moori,則會印有glue side,表示該面上膠。有的皮頭覆有防潮的膠膜,要先用砂紙磨掉,才好上膠。(如上圖)

四、皮頭的修整



一般而言,皮頭的直徑會略大於先角,這是為了方便施工。皮頭黏好後,將前截倒著放,就可以如圖般,將皮頭直徑超出的部分削除。

多層的皮頭質地扎實,這時你就會發現,為什麼要使用全新的美工刀片了。



刀片削過的皮頭,會有明顯的刀痕,或是呈現鋸齒狀。

這時可將砂紙裁出一小塊,約略根據皮頭的厚度做一個反折,就可以用來磨皮頭,使它的圓週更光滑些。
反折的目的是避免砂紙磨到先角。
這部分的工作比較費時間,不過比較麻煩的也只有這些部分而已。快完工了。

最後就是修出皮頭的幅度了。幅度愈大的皮頭,和母球的接觸面愈小,球的下塞反應愈靈敏,但也因為接觸面小,不小心滑桿的風險也較高。
比較平的皮頭,球比較頓一些,但好處是比較不會滑桿。
這些都要根據個人的偏好來決定。一般皮頭,剛安裝時會修得比平常用的要圓一些,因為皮頭開始使用後,會因為撞擊,逐漸變扁。
如果是用在衝桿,皮頭就不妨修平一些,因為不用考慮下塞的問題,反而是避免滑桿比較重要。
大功告成了,可以開始享受自己辛苦的成果。
提醒你,皮頭會在使用中持續變形。如果它變扁了,用銼刀就可以修回喜歡的幅度。
如果因為擠壓而外擴,可以照之前的步驟,用美工刀片削掉多餘的部分。
不過大部分情況下,皮頭只會因經常撞球而使表面過於光滑,不好上巧克。這時只須使用銼刀輕敲或輕壓,讓表面恢復粗糙即可。
如果需要購買皮頭或其他撞球相關用品,當然記得光臨大賣町網站囉!